最近,我看了蕭紅的《放河燈》,看到了她臨終前寫下的千古絕唱“我將與藍天碧水永處,留下那半部《紅樓夢》給別人寫了!半生盡遭白眼冷遇……,身先死,不甘、不甘”,讀起來讓我感動,令我振奮! 蕭紅一生顛沛流離,多舛多難。她即渴望傳統心靈家園,又追求自由的精神,必然使她陷入一種悖謬的夾縫中。她卻以柔弱的身體堅韌地扛起這些悲苦,在夾縫中頑強地活出自己的精彩,不屈不饒地與命運抗爭。蕭紅就像狠狠刺入玫瑰花刺得荊棘鳥,痛是劇烈的,甚至是撕心裂肺,鮮血四濺,而玫瑰花卻在鮮血中傲然綻放。蕭紅的文字就如這沐浴著鮮血的紅玫瑰,于世獨立,自在芬芳。
文章地址:http://www.gutajiao.com/content/24-27716.html
“窗子一關起來,立刻生滿了霜,過一刻,玻璃片就流著眼淚了!起初是一條條的,后來就大哭了!滿臉是淚,好像在行人道上討飯的母親的臉!”生活中司空見慣的霜,蕭紅卻把它們寫的那么生動,那么美,她的聯想是那么深刻而自然。由此可見,蕭紅留心觀察生活中每一件事,就連這么普通的霜,在他筆下都有了不一樣的外貌。讀著讀著,我眼前仿佛出現了100年前,有一位女作家,正在關窗,正在看那一條條霜,滿臉是淚。那不正寫的是蕭紅她自己么?放眼今天,我經常發現課外書上,廣告上處處有錯別字的身影;我也經常發現有些小朋友不認真學習。
想想百年前的蕭紅,一手文字、手留余香,而它自在芬芳;今天的我們難道不需要更加認真讀書,珍惜時間嗎?要知道,讀書的興趣需要長期培養,需要磨性子,讀書是個漫長涵養的過程。再看那蕭紅,珍惜世間每一樣平凡的東西,我們千萬不要別等到失去了,才知道去珍惜、去追逐。 “那看河燈回去的人們,也許都睡著了。不過,月亮還是在河上照著。”那“月亮”不就是那蕭紅,在那百年前的“河上”照著。
說明:本站在文中植入圖片是為了方便搜索引擎更好地解析文章。內容皆源于網絡,僅供參考。如需純文本版請下載《放河燈》的讀后感。如發現錯誤,請猛踩文章,我們會及時改正。獲取更多相似文章,您可以全網搜索河燈 讀后感。
拓展閱讀
本文鏈接:http://www.gutajiao.com/content/24-27716.html
創建時間:2019-02-16 22:56:17
更新時間:2020-06-20 11:56:06
文章專題:讀后感作文大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