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月31日,有幸聆聽了由我們林活老師執教的《橋》,讓我們大開眼界,學有收獲。這里我想著重來談談聽了林老師執教的《橋》后的一些個人的學習體會。
文章地址:http://www.gutajiao.com/content/24-752503.html
崔老師說過:“簡簡單單教語文、本本分分為學生、扎扎實實求發展。”語文教學應做好語言文字的訓練,突出語言的理解,積累和感悟來構建簡約,實用閱讀教學的課堂。林老師執教的《橋》一課正是體現了這樣的理念。她獨具匠心的教學設計,嫻熟的課堂調控能力給我留下很深的印象。
一、渲染情境,以情促情
《語文新課程標準》指出,語文課堂豐富的人文內涵對學生精神領域的影響是深廣的,語文教學應注重學生的情感體驗。郭老師的課堂上,始終不忘帶動學生的情感,非常注重渲染情境,以情促情。
比如正式導課之前,林老師讓學生讀“咆哮、狂奔而來、勢不可當、你擁我擠、跌跌撞撞、木橋 ”等詞語,想像山洪災害時,人們跌跌撞撞地沖向唯一的一條通向生命的木橋的后果,非常巧妙的利用課始幾分鐘時間,營造了一種與課文相吻合的緊張氣氛,奠定了學生學習的情感基調。再如林老師在后來教學中,運用音樂渲染,這音樂選的也十分巧妙,溫柔凄婉的配樂,適時出示,恰當運用,充分調動了學生的情緒,烘托氛圍,讓學生很快進入音樂中的情境,讀有味,說有情。
二^對`話文本,以情育情
本堂課的又一大亮點,就是在整個過程中,我們都能感受到林老師把閱讀教學看成了學生、教師、文本之間^對`話的過程,以讀為本,于讀中感悟,讀中入情,引領學生走進文本。
在感悟黨支部書記這個高大光輝的形象時,林老師共設計了三個層次的讀書,把“讀”貫穿于教學的始終。第一層次:啟發想象受“擁戴”的老漢曾為他們做過什么?在此基礎上朗讀,學生又感悟到老漢是一個全村都擁戴的人。第二層次:在“人們跌跌撞撞地向那木橋擁去”時,老漢出現了,他沙啞地喊話:“橋窄!排成一隊,不要擠!黨員排在后邊!”這時讓學生說說什么地方讓你感動了?在此基礎上朗讀,學生感悟到老漢是一個鎮定沉著,臨危不懼的人。第三層次:老漢吼道:“少廢話,快走。”他用力把小伙子推上木橋。讀著老漢的舉動,又有哪個字印入你的眼簾?讀著讀著,又感悟到了老漢“把生的希望讓給別人,把死的危險留給自己”的光輝形象。以上三個層次的朗讀設計,環環緊扣,層層遞升,使得朗讀指導有目的、有層次。
三抓詞品句,讀中升情
本堂課還是一堂充滿語文味的課堂,是扎扎實實的語文課堂。教師抓詞品句,做得十分到位。在這里,還要講的是林老師提問設計也很有效,利用幾個大的問題去統領整堂課的教學。然后又把解決這些大問題的途徑,回歸到閱讀,落實到具體的句子,詞語的品讀中去。比如林老師抓住“老漢是個怎樣的人?”這一大問題,讓學生劃出句子,讀讀說說。并抓句幾個重點的句子,以及其中重點的詞語,引領學生深入的思考,品味。如抓住“沖推揪”等詞體會老漢的辦事果斷,到他的大公無私,舍己為人……學生的感悟在這詳盡的品讀中,層層遞進。
要說這堂課覺得還可商榷的地方:老漢的形象似乎解讀的不夠豐滿,作為一個黨員的形象很突出,而他的父親形象,他與兒子的父子之愛,是不是也應該講一講,使老漢顯得更有血有肉。
總之,林老師的這堂課亮點十分突出,課堂有起有伏,學生的學,教師的教,都很投入。教師教態自然,能及時評價學生,多鼓勵性語言,富有激情,良好互動。在扎實的品讀中,結合說話,寫話,在提高學生綜合素養的同時,又回歸朗讀,讀的有層次,有感悟,有深情。閱讀教學做到了情境交融,難能可貴。
說明:本站圖片源于互聯網公開資料,僅供讀者欣賞和參考,如有問題請聯系站長刪除。如需純文本版請下載小學語文《橋》評課稿范文。如發現錯誤,請猛踩文章,我們會及時改正。獲取更多相似文章,您可以全網搜索范文 語文 小學。
拓展閱讀
本文鏈接:http://www.gutajiao.com/content/24-752503.html
創建時間:2020-04-06 20:25:42
更新時間:2020-04-06 20:25:53
文章來源:網友投稿
投稿作者:茅家杰